## 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权属于谁?
简介:
职务发明创造是指职工在履行职务或者主要利用职务上的创造发明完成的发明创造。其专利权归属问题是劳动法和专利法共同关注的焦点,涉及到员工的权益和单位的利益,也常常引发争议。本文将详细阐述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权归属规则,并分析相关法律规定及实践中的常见问题。### 一、什么是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是指员工在以下情况下完成的发明创造:
履行职务:
员工在其工作职责范围内,利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工作材料等完成的发明创造。
主要利用职务条件:
即使发明创造并非直接履行职务,但主要利用了单位提供的技术资料、设备、资金等职务条件完成的。 这需要综合考量发明创造的完成过程、所利用的资源、员工的投入等因素进行判断。### 二、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权归属——法律规定根据我国《专利法》第二十七条规定,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权归属单位。 但是,该条同时规定了员工享有相应的奖励。具体来说:
专利权归属单位:
单位享有该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权、专利权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利益。
员工享有奖励:
单位应当对职务发明创造给予员工奖励。奖励的具体数额,可以由单位和员工协商确定,也可以由单位根据规章制度确定。如果单位和员工对奖励数额发生争议,可以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三、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权归属——具体分析
1. 履行职务与主要利用职务条件的界定:
区分“履行职务”和“主要利用职务条件”是确定职务发明创造的关键。 实践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例如:
时间地点:
发明创造是否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完成?
资源使用:
发明创造是否主要利用了单位提供的设备、材料、资金、技术资料等?
工作任务关联:
发明创造是否与员工的工作任务密切相关?
员工的个人投入:
员工的个人时间、精力、资金投入比例如何?
2. 奖励的确定:
《专利法》并未对奖励数额做出具体规定,这给单位和员工留下了较大的协商空间。 合理的奖励方案应该考虑以下因素:
发明创造的价值:
发明创造的市场价值、技术水平、经济效益等。
员工的贡献:
员工在发明创造过程中的作用和投入。
单位的投入:
单位在发明创造过程中提供的资源和支持。
行业惯例:
类似发明创造的奖励标准。
3. 争议解决机制:
如果单位和员工对专利权归属或奖励数额发生争议,可以采取以下途径解决:
协商:
这是最理想的解决方式。
劳动仲裁:
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法院诉讼:
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四、总结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权归属问题,既要保障单位的利益,又要保护员工的权益。 单位应依法履行奖励义务,员工也应尊重单位的权利。 在实践中,双方应加强沟通协商,建立健全职务发明创造管理制度,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在争议发生时,应积极寻求法律途径解决,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