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操煮酒论英雄
简介:
“曹操煮酒论英雄”是《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桥段,发生在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在许田打猎后,邀请刘备到府中饮酒畅谈。席间,曹操以青梅煮酒,试探刘备对天下英雄的看法,实则借机观察刘备的志向和抱负。这段故事展现了曹操的雄才伟略和多疑性格,也突显了刘备的谨慎和韬晦之计。### 一、 故事背景东汉末年,群雄逐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势力日渐强大。刘备依附曹操,表面上韬光养晦,暗中积蓄力量,伺机而动。曹操对刘备的才能有所忌惮,又想进一步了解他的真实想法,于是设下“煮酒论英雄”的局。### 二、 煮酒论英雄1.
曹操试探:
曹操以“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来比喻英雄,并问刘备当今天下哪些人堪称英雄。2.
刘备避讳:
刘备深知曹操的用意,故而小心谨慎,先是推脱自己见识浅薄,不敢妄加评论。之后,他列举了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刘璋等诸侯,都被曹操一一否定。3.
雷声惊吓:
刘备故意装作胆小怕事,在听到雷声后,筷子落地,借此掩饰自己的失态,并以“操持匕首以切菜,则心神专一,而不闻雷霆之声,耳闻不如目见也”来解释,成功地化解了曹操的怀疑。4.
曹操点明:
曹操道出自己心中认定的英雄标准:“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并直接指出:“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5.
刘备的反应:
刘备闻言大惊失色,手中的筷子掉落在地上。他巧妙地将此归咎于雷声,并表示自己被曹操的言论吓到。### 三、 故事意义1.
展现曹操的性格:
“煮酒论英雄”展现了曹操的雄才大略和深谋远虑。他能精准地分析天下局势,一眼看出刘备的潜力,同时又表现出他生性多疑,时刻提防他人的特点。2.
突显刘备的韬晦之计:
刘备在曹操面前装傻充愣,以“种菜”来掩盖自己的雄心壮志,成功地躲过了曹操的试探,体现了他的隐忍和智慧。3.
象征两人关系的转折点:
这次煮酒论英雄,使曹操对刘备的戒心加深,也让刘备意识到自己处境的危险,为日后双方的决裂埋下了伏笔。### 四、 后世影响“煮酒论英雄”已成为中国文化中的经典典故,常被用来形容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对人才的识别能力。也常用来比喻试探对方,观察其反应。这个故事在戏曲、小说、影视等多种艺术形式中都有广泛的演绎,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