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崔颢黄鹤楼(唐人崔颢的黄鹤楼)

## 唐朝崔颢《黄鹤楼》

简介:

崔颢的《黄鹤楼》是唐诗中的名篇,以其雄浑的气势、开阔的视野和丰富的意境而闻名于世。这首诗不仅描绘了黄鹤楼壮丽的景色,更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感慨和对历史的追忆,成为千古传诵的名作。其名气之盛,甚至压过了李白同题之作。### 一、诗歌原文及赏析

原文: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赏析:

首联: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诗歌开篇即点明题旨,以简洁的语言奠定全诗基调。 “昔人”指传说中骑鹤成仙的费文祎,黄鹤楼因他而得名。 “空余”二字,点明了黄鹤楼的现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变迁。 这两句奠定了全诗的基调——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淡淡的惆怅。

颔联: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承接首联,进一步深化了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变迁。“不复返”与“空悠悠”形成对比,突出了时间的不可逆转和空间的空旷,营造出一种旷远悠远的意境。 “千载”更增强了时间的跨度,使诗意更加深远。

颈联: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这两句转而描写黄鹤楼所处的自然景色。 “晴川历历汉阳树”写出了长江的景色,汉阳树清晰可见,展现了晴朗开阔的景象;“芳草萋萋鹦鹉洲”则描写了鹦鹉洲上的草木茂盛,生机盎然。 景物的描写并非单纯的景物描写,而是与诗人情感相融合,烘托出一种萧瑟却又生机勃勃的氛围。

尾联: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是全诗的感情升华,诗人由景生情,表达了漂泊异乡的愁绪。“日暮”点明时间,渲染了环境气氛。“乡关何处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烟波江上使人愁”则将诗人的愁绪与江上的景色融合在一起,使愁情更加深沉而绵长。 这句不仅点明了诗人思乡的主题,也使全诗的意境更加深远。### 二、诗歌的影响与地位崔颢的《黄鹤楼》被誉为唐诗名篇,其影响深远:

艺术成就:

诗歌语言简洁明快,意境雄浑开阔,情感真挚动人,是唐诗中写景抒情的典范之作。 其开篇点题,景物描写细腻生动,情感表达自然流畅,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文化影响:

这首诗使黄鹤楼成为闻名遐迩的名胜古迹,千百年来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凭吊吟咏。 其意象和诗句也广泛流传,成为中国文化中的经典意象。

对后世诗人的影响:

《黄鹤楼》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诗人都曾以此为题或借鉴其意境和手法创作诗歌。 即使是李白,也对这首诗赞叹不已,甚至放弃了再写黄鹤楼的念头。### 三、结语崔颢的《黄鹤楼》不仅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更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哲理意味的诗歌。 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璀璨明珠,值得我们反复品味和学习。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备案号:蜀ICP备2023014384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