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子生卒年### 简介孟子,名轲,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尊称为“亚圣”,仅次于孔子。关于孟子的生卒年,史学界一直存在争议。### 主要观点目前关于孟子生卒年的主要观点有两个:
传统观点:
生年:公元前372年
卒年:公元前289年
出处:主要依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的记载:“孟子,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强起来;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计,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子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现代考证:
生年:公元前385年左右
卒年:公元前298年左右
出处:以《孟子》书中记载推测,以及与同时期人物的交往时间推断。### 争议原因传统观点主要依据《史记》记载,但《史记》成书于西汉,距离孟子生活的年代较远,其记载的准确性受到质疑。现代学者通过对《孟子》原文、同时期人物的活动时间等进行考证,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结论目前关于孟子生卒年尚无定论,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依据。传统观点较为普遍,但现代考证的结果也有一定的说服力。需要进一步的史料发现和研究才能最终确定孟子的准确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