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桂枝香(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被推为金陵怀古词的绝唱)

## 王安石的《桂枝香》### 一、简介《桂枝香》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词作,作于熙宁四年(1071年)。这首词是王安石被贬到江宁府任知州时所作,词中表达了作者对仕途坎坷的感叹,以及对理想抱负无法实现的愤懑。### 二、词作原文

《桂枝香·金陵怀古》

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 遥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且待取,醉里乾坤,笑尽英雄。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三、词作赏析

1. 铺叙壮阔,奠定基调

词的上阕以雄浑的笔触描写了金戈铁马的壮阔场景,奠定了全词慷慨激昂的基调。

“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点明了词人登临金陵,遥望故国,却无人知晓他是饱经风霜的“倦客”。

“遥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作者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当年北宋军队雄兵百万,横扫千军的景象。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以历史事件的兴衰对比,暗示了北宋王朝的颓势,为下阕的感慨奠定了基础。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以具体的数字和场景,展现出北宋王朝在边境防御上的乏力,也暗示了作者对时局的担忧。

2. 感怀家国,抒发情怀

词的下阕则将目光转向现实,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以及对自身理想抱负无法实现的愤懑。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以“佛狸祠”暗示宋朝的腐败,以“神鸦社鼓”讽刺了统治者的昏庸,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失望。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以“廉颇老矣”自喻,表达了作者虽然年老,但依然渴望为国家效力,却无用武之地的悲愤。

“且待取,醉里乾坤,笑尽英雄。”作者借酒消愁,以“醉里乾坤”来寄托对理想的追求,以“笑尽英雄”来表达对现实的嘲讽。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作者以“江河万古流”比喻历史的长河,表达了对自身理想的坚定信念,也体现出作者深沉的家国情怀。### 四、结语《桂枝香》以雄浑的笔触、深沉的情怀,展现了王安石面对国家危机的忧患意识,也体现了他对自身理想的执着追求。这首词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是宋词中的经典之作,也成为后世词人学习的典范。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备案号:蜀ICP备2023014384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