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刘向(前77年-前6年),西汉著名经学家、文学家,曾任光禄大夫,俸禄二千石,后世亦称刘歆,字子骏,沛郡沛县(今江苏沛县)人。
刘向校经
西汉初年,经书散失严重,且文字多有错讹。为了恢复和整理古代典籍,汉成帝时,刘向应诏入宫,担任中郎并掌校图书。
编定《别录》
刘向在校理图书的过程中,发现经书数量庞大且杂乱无章,遂编制了《别录》,对当时的图书进行分类编目。该书共10卷,详细记载了当时所存的典籍名称、篇目、卷数和作者,为后世整理和研究古代典籍提供了重要参考。
创立“七略”
在《别录》的基础上,刘向又编制了《七略》,对当时所存典籍进行了进一步的分类和整理。该书共7卷,分为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杂家略,对每类典籍的流派、源流、内容和价值都做了详细的考证和评价,是我国最早的图书目录和文献学著作。
增补《尚书》
刘向在校理《尚书》时,发现有许多章节散失,遂从已佚失的秦朝《尚书》中辑录出《伪孔传》,增补进汉代的《尚书》中,使《尚书》得以完整流传至今。
整理《春秋左氏传》
刘向还对《春秋左氏传》进行了整理和编次。该书原有30卷,但当时只传世20卷,刘向将其余10卷进行了续写和补全,恢复了《春秋左氏传》的完整面貌。
刘向传经的意义
刘向的校经工作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编制的《别录》和《七略》为后世图书管理和文献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他的《尚书》增补和《春秋左氏传》整理,使这两部经典得以完整流传。刘向可以说是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他的传经工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